驻保加利亚大使戴庆利接受保国家电视台专访

2024-09-13 00:09

2024年9月10日,驻保加利亚大使戴庆利接受保国家电视台直播专访,宣介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就中保关系和经贸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等回答提问。主要如下:

一、保中两国经贸关系处于何种水平?

戴庆利:中保两国经贸关系十分密切。保加利亚是首批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向前迈进。比如,在农业领域,2023年保已超过波兰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两国在汽车制造、太阳能、信息技术等领域一系列合作项目正在落地,双边经贸务实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二、目前我们谈论的仅是一些合作计划和蓝图,保何时能真正获得更多来自中国大企业的投资和标志性务实合作成果,从而促进自身经济发展?需要保政府怎么做?

戴庆利:两国合作一直保持良好势头,但疫情期间受到一定影响。双方都有拓展合作的迫切愿望,正在积极推动两国商业界加强对接。我们希望两国商界能够从彼此合作中发掘更多新的发展机遇,共同将合作热度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不久前,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根据全会精神,中国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包括保在内的世界各国提升合作水平。中国愿同保方抓住机遇,深化交流,实现更大合作共赢。比如,两国在电子商务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如保能加入中国的电商平台,将能够极大促进优质商品对华出口。中国的绿色转型也为两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带来更多机遇。此外,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旅游等各领域合作均拥有巨大潜力。

当然,深挖合作潜力是两国政府共同的责任,双方在官方和企业层面都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加强对话对接,才能把合作愿景变为现实。

三、9月12日至14日,中国驻保使馆同保“一带一路”全国联合会将在保国立文化宫举办中国名品展,并在此期间举办贸易投资对接会,助力两国互利共赢合作。具体哪些中资企业将参展?中资企业是否真正有兴趣在保投资?

戴庆利:此次我馆和保方共同举办的“中国名品展暨中保贸易投资对接会”意义特殊,是庆祝中保建交75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中方24家来自可再生能源、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生物技术等不同领域的领军企业来保参展,双方60多家企业参加洽谈。我们希望向保公众展示中国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推动中资企业寻找在保投资机会。我同来保的一些中资企业举行了会见,他们都对加强对保投资和务实合作意愿强烈,尤其希望深化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期待未来两国能开通直航,为商务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四、保法律和监管体系是否会阻碍两国开展合作?

戴庆利:对中资企业来说,保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保法律体系健全、营商环境优质,为两国开展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低税收、高素质的劳动力吸引了很多中国企业。但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对中保务实合作造成了影响。去年中保间原本有一项很有前景的合作项目,双方对此十分期待,但由于欧盟委员会对参与的中资企业发起调查,导致该项目无果而终。中方理解保方作为成员国需遵守欧盟法律法规,同时也希望保方继续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五、当前世界版图严重分裂,地缘政治局势复杂演进,两国如何建立互信桥梁,特别是通过经济合作?

戴庆利:的确,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紧张态势上升,大国间矛盾加剧,使小国无所适从。关于中国,西方一些人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存在误解误判,将中国视为战略性竞争者,对华施压示强的一面突显。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贯且明确的,我们不寻求霸权,不会走西方国强必霸的老路。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14亿人民安居乐业,幼有所养、老有所依。我们历来主张合作共赢、和平解决分歧和冲突。在我们看来,一个和平稳定、合作共赢的外部环境最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因此,中国愿同包括保在内的各国加强合作。同时,中方将坚定捍卫自身利益。

六、有人质疑“一带一路”倡议等中方提出的国际合作项目会为合作成员国带来经济压力,中方如何回应这些杂音?

戴庆利:质疑的声音总是存在,特别是当中国牵头某项合作倡议的时候,这类声音就会愈发响亮。少数国家攻击抹黑中国有自身意图。多年来,中方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基于参与国自身提出的诉求,积极同发展中国家深化发展合作,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渲染“陷阱论”之前,应该多倾听这些参与国的声音和感受。例如,卢旺达总统指出,其他国家不应把中国对非投资看作“陷阱”,而应反躬自省为什么不能像中国一样给予非洲帮助。多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这些合作一定为非洲人民带来了实利,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