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驻保加利亚大使戴庆利接受保网络媒体Dir.bg书面采访,宣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就中保关系及务实合作、金砖峰会、气候变化等回答提问。主要如下:
1.尊敬的大使阁下,今年是庆祝中保建交75周年,您怎么看待两国关系75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中保建交75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前景。
第一,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保加利亚是世界上第二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保加利亚政府长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为双边关系发展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在两国元首的擘画下,两国关系实现了从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的跨越。
第二,务实合作硕果累累。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持续加强在农业、新能源、通信、汽车制造等领域务实合作。如今,中国已成为保在欧盟外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国,保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农产品贸易伙伴。
第三,民心相通代代延续。一项调查显示,保是欧盟中对华好感度最高的国家。来保后我深刻感受到保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兴趣。中保积极落实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鼓励和支持双方高校、研究机构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双方聚焦语言教学、科技创新、职业教育等领域,已产出一批合作成果。保汉语热不断升温,两国留学生交流规模持续扩大,地方交往积极活跃,人力资源合作有声有色。
站在建交75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中保关系潜力巨大,前景可期。我们愿同保方一道,全面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增进高层交往,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密切人文交流,共筑更高水平的中保战略伙伴关系。
2.您最近以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身份抵保。您对我们国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您对保加利亚了解多少?
抵保5个月来,我与保各界互动交流,也走访了不少城市,在保的常驻生活愉快而充实。
保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色雷斯金器、总数位居欧洲第三的文化古迹,斯拉夫文字和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播和发扬,芬芳玫瑰、葡萄美酒、温泉海滨等魅力元素充盈其间。保民众的淳朴、热情、好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在同保各界接触中,我深切感受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加强对华关系、深化对华合作的强烈愿望,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也是我更好履职的动力。
在保时间虽短,我已感受到保在许多方面的独到之处。保土地肥沃,发展农业条件优越。保日照充足,致力于绿色转型,对新能源产业需求旺盛。保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游、温泉滑雪游均对中国游客有较大吸引力。保汽车产业占GDP的11%,每辆欧洲的汽车上都有保生产的零部件。两国在这些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通过互学互鉴,我们可以更好地挖掘合作潜力,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也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我和我的同事们将全力以赴加强中保友好关系,为中保合作谱写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3.一周前,在索非亚国家文化宫举办了中国名品展。此次论坛是为了庆祝中保建交75周年而举办。拉德夫总统也出席了该活动。您认为此次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中国使馆与保加利亚“一带一路”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名品展暨中保贸易投资对接会是庆祝中保建交75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如你所说,活动得到了保方的高度重视,拉德夫总统深度参与,相关政府部门、地方、工商界也都派出高层出席。活动充分展现了双方投资合作的强烈意愿和巨大潜力,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
一是保方高规格参与活动,彰显了保方对中保务实合作的重视和期待,提振了中保工商界合作,特别是中资企业来保投资的信心。二是活动加强了中保政府合作,双方拟建立投资合作政府间机制,这将为中资企业来保投资提供更好服务和更优惠的政策。三是活动宣传了保加利亚投资优势和机遇,也扩大了中国品牌和服务在保的知名度,加深了中保企业界的相互了解,为下一步中资企业在保投资打下了良好基础。
使馆将会同双方主管部门,持续推动两国企业界交流合作走深走实。相信在中保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投资合作的潜力会逐步成为现实。
4.与塞尔维亚、匈牙利、马其顿等国家相比,中国对保加利亚投资并不多。您认为当前保加利亚投资环境如何?您怎么看待中保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前景和机遇?
首先,我认为保加利亚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保领导人和政府对双边合作高度重视,保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法律体系和高素质劳动力,中资企业对开展对保合作兴趣浓厚。在开展对华合作的条件方面,保方同其他巴尔干国家相比毫不逊色。同时,中保建交75年来,两国传统友谊不断深化,经贸合作持续推进,双边贸易和汽车、新能源、信息技术、农业、金融等领域投资合作都取得了可喜进展。
第二,中保投资合作具备很大潜力。从现实看,进入后疫情时期,两国企业对开拓彼此市场的愿望更加强烈,更高层次的务实合作蓄势待发。今年,上海友升铝业投资3500万欧元在色雷斯工业园建设了汽车零部件生产厂ZS Europe,预计将创造150-200个就业机会。如拉德夫总统所言,中国投资者开设工厂是双边经济发展的明确积极信号。
从长远看,不久前成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保务实合作提供了新的广阔机遇,包括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为中保拓展贸易投资合作,中国推进低碳发展为保方绿色转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保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带来的新机遇。
第三,要让合作潜力变为现实,仍需坚定信心,排除困难。首要的是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持续深化务实合作,这符合双方民众共同利益。近年来,“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抬头。近期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不利于中欧合作大局,也影响了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来欧投资信心。
历史表明,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取长补短,而不是对立对抗、“小院高墙”,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搞“脱钩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大国冲突对抗更将是全人类的浩劫。面对全球安全和发展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中国主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只关注自身发展,而是与世界各国一同进步、共克时艰。中保要加强投资合作,也需要双方提高政治定力,坚定合作方向,排除外在干扰。
保加利亚于2015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是首批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明年将是保加入“一带一路”合作十周年,相信随着双方合作关系深化,未来不断会有新的项目在保落地。
5.2024年金砖国家峰会即将到来。金砖国家的扩大和六名新成员的加入标志着该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一个更具影响力和多元化的联盟正在形成,并将成为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关键参与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下个月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中国对本次峰会有何期待?现阶段金砖国家面临哪些机遇?
当今时代,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版图。金砖合作机制已走过18年的历程,凝聚力日益增强,影响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仅中国一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G7的总和。扩员后的“大金砖”占世界人口的45%、全球贸易的20%,GDP总量按PPP已超过七国集团。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觉醒的新力量。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各种安全挑战复杂严峻。金砖国家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金砖合作不是拉谁选边站队,不是搞阵营对抗,而是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打造和平发展的大格局。
今年1月,金砖国家已经扩大到10个成员国,还有几十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合作机制。这充分说明金砖国家符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顺应世界多极化的历史潮流,拥有光明前景。
喀山峰会是金砖历史性扩员后举行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国将同其他金砖国家一道,共同推动喀山峰会取得丰硕成果。中国愿以喀山峰会为契机,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支持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金砖合作,将金砖打造成基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向全球、开放包容的新型多边合作机制。
6.让我们来谈谈生态这个话题。欧洲各国正在施行绿色新政,并把中国视作最大的污染国,并声称中国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上毫无作为。我去过中国两次,我知道情况并非如此。能否请大使同我们分享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环保理念?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这代表着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是“自我加压式”的重大承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普遍将用40到70年,而中国给自己规定的时间只有30年。这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多年来,中国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各省均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碳排放控制目标,并接受考核,确保应对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落地见效。不久前成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作出了进一步战略部署。
近十年,中国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成为世界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中国贡献超过一半;2022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
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市场,成为“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风电装机连续14年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连续9年全球第一,推动了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accessibility and affordability)。
中国风电、光伏产品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利用。中方企业在匈牙利承建的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黑山、中国与马耳他三方合作的莫祖拉风电项目等都成为当地一张新的绿色名片。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在保加利亚的锡利斯特拉正在承建229兆瓦的光伏发电厂EPC项目。中国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例如,中企承建的肯尼亚加里萨光伏电站每年可减少6.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几内亚建设的凯乐塔水电站,极大缓解了当地用电荒。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议题,需要各国承担起“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负有法律义务和道义责任,应率先大幅减排,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