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保加利亚语部采访

2023-07-17 13:52

2023年7月11日,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保加利亚语部采访,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保合作等答记者问,保媒《24小时报》亦对采访报道进行转载。全文如下:

一、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一倡议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开启了新篇章。请您谈一谈这一倡议的主要优势和重大成就,以及这一倡议对保中关系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影响有哪些?

十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引下,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跨越地理限制、突破文化差异、融合发展需求、深受各国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欧洲智库布鲁盖尔日前发布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报告显示,十年来,历经新冠疫情暴发、大国博弈等复杂因素挑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广受好评,发展中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尤为积极。

十年来,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比雷埃夫斯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建设运营稳步推进,中欧班列、丝路海运等扩展了国际大通道,丝路基金、亚投行等为经贸合作提供了金融保障......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互联互通,促使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保加利亚是“一带一路”合作在巴尔干地区的重要节点。2015年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以来,两国在经贸、农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拓展,地方合作持续推进,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济南锅炉集团承建的16兆瓦生物质废弃物发电项目受到保方业主高度赞赏;平高集团承建的1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保方签署1.5吉瓦的光伏产品供货框架协议,正在推进建设欧洲地区最大的异质结光伏地面电站,将成为中保乃至于中东欧地区的能源合作新亮点;宇通新能源客车已成为保加利亚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久前,首届端午龙舟文化节在索非亚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集龙舟竞渡、舞台演出、美食制售、文创市集、非遗展示于一体,吸引了26支龙舟队及万余名保当地和周边国家民众参加。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令我们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强文化交流的信心和决心。年内我们将应邀相继在弗拉察、扬博尔开设中文教学点,这是我今年访问两市期间对方的提议,很高兴看到中文受到越来越多保加利亚民众的欢迎。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深入推进,我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保加利亚的优质农产品出口到中国,更多中国公民来“玫瑰之国”旅游,双方将互派更多留学生,也会有更多诸如新能源、创新发展等领域的中国企业来保投资兴业。

二、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未来十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予更多关注?

未来“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最大挑战或将是意识形态偏见。随着倡议取得一系列实打实的成果,个别西方国家大肆渲染“去风险”、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大行贸易保护政策和单边主义行径,针对共建“一带一路”炮制了“经济胁迫”“债务陷阱”“污染环境”“虐待劳工”“新殖民主义”等种种谬论,值得警惕。

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在共建过程中,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十年,对于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国际合作的实践中开启新征程。中国将同“一带一路”伙伴成员共同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与伙伴成员一起相互合作、互补合作、优势互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三、在现代技术和现代化快速引进和使用的背景下,您认为保中关系、保中合作、中方在保投资的前景如何?

近年来,中保双边往来日益密切,经济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领域持续扩大,中保经贸关系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从2015到2022年,中保年度贸易总额从17.9亿美元增长到41.2亿美元,增幅高达130%。2021年2月,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在线上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中东欧国家“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拟定今后5年中方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累计价值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加注了动力。未来我认为中保经贸合作在以下方面大有可为:

一是设施联通。保加利亚重视与周边地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而中方在基建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领先优势。保方关于加快推动定期货运航班等提议中方也在积极研究。此外,双方可抓住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推进两国之间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建设、绿色经济、新能源、电商等领域的项目开发与合作。

二是贸易畅通。双方可探索进一步放宽签证限制,简化签证流程、延长商务签证期限,便利物流通关条件,为相互投资和贸易合作提供更便捷条件。同时希望保方企业利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展会平台,促进保名优特色产品对华出口。

三是资金融通。两国可以加强金融业合作,发挥保银行业较发达优势,探索形成更为灵活务实的投融资模式,打破大型基建项目融资瓶颈,为中保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大型项目合作输血助力。

当然,以上目标的实现前提是要加强政策沟通。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共识,做好中保政府间的战略和规划对接,充分发挥中保政府间经济合作联委会等磋商机制及双方协会组织作用,为双向投资贸易创造良好环境。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未来中保经贸合作必将继续沿着发展快车道,进一步提质升级,为中保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更丰富内涵。


原文链接如下:

https://bulgarian.cri.cn/2023/07/11/ARTIW6WByveSCZTHpICyizLM230710.shtml?spm=C50839.PHMU2QqEUswp.EwMsHjdpGFUS.5